Search

時尚是時事的鏡像?學者:消費者穿衣習慣將從根本改變 - 遠見雜誌

kleidforst.blogspot.com
時尚是時事的鏡像?學者:消費者穿衣習慣將從根本改變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時尚是時事的鏡像,過去3個月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許多國家紛紛執行封鎖政策,這讓多數必須在家工作的人,每天只需要簡單、舒適的服裝即可渡過一天,而在疫情逐漸趨緩、各國政策逐漸鬆綁的之後,時尚界人士普遍認為,居家隔離期間消費者養成舒適穿衣的習慣,很可能將成為下一波的時尚潮流。

「我們比其他任何世代,都更期待服裝能讓人感到舒適。」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時尚史學者Deirdre Clemente表示,「為什麼我們要穿著不舒適的衣服,而不是像比方說1955年,當你必須出門購物、去學校接小孩、辦事的時候都得穿著體面呢?」

Deirdre Clemente指出,許多現代人,會認為穿著舒適是非常近期才開始出現的風潮,但這其實是個迷思,因為社會對於該如何著裝才算是得體的標準一直在改變,而且從長遠的趨勢來看,服裝的解放其實從1920年代就開始了。

「曾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時尚作家對我說,『從六〇年代開始人們的穿著變得愈來愈輕鬆……』我對他們說,『其實這個潮流從二〇年代就開始了。』」Deirdre Clemente說,「舒適的標準一直在變,這很令人困惑,我的孩子們覺得舒適的服裝,與讓我的母親感到舒適的服裝差別就非常大。」

Deirdre Clemente認為,封鎖政策與在家工作成為常態,會令美國職場那些仍然必須保持體面的職業,例如律師、飯店經理,以及其他專業人士,也開始穿上輕鬆的服裝,「我十五萬分地確定,這次的疫情會從根本上,改變美國人的穿著。」

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性別與文化研究教授Ruth Holliday,則認為現代人對愈來愈能接受舒適的服裝,其實與長期的身份、認同解放有關。

「我主張的是,只要人們認為服裝符合他們的身份認同,服裝本身是什麼並不重要。」Ruth Holliday說,「物理上的舒適度不是重點,只要你認為它能表達自己的特質,任何服裝都可以是舒適的,因為以特定的方式穿衣服,其實就是在告訴他人你是誰,所以服裝帶來的不適感,主要是來自別人誤解你穿這件衣服的用意,或不贊同你所表達的自我。」

與美國的Deirdre Clemente不同,來自英國的Ruth Holliday認為,雖然在防疫期間,人們在家中總是穿著舒適的居家服,但這並不代表將來同樣的習慣,會重新被帶回職場去。

「我現在已經不再認真打理衣裝了,現在我身上穿著的是我女兒的紅色抓毛衣(Fleece),它非常適合在家工作,柔軟又保暖讓我不需要開暖氣。」Ruth Holliday表示,「我挑選的服裝都非常實穿,因為現在我每天只需要用Skype、Zoom或Team開會就好了,對方只會看見我的頸部以上,但如果我回到辦公室工作,我應該還是會穿著得體。」

新冠肺炎疫情究竟會如何影響時尚產業與潮流,並不是一件容易預料的事,加拿大懷雅遜大學(Ryerson University)時尚史教授Alison Matthews David就指出,雖然目前各界都已經肯定,疫情會大幅度地影響未來時尚的動向,但具體的變革方向是什麼,幾乎完全無法預測。

「我認為這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個人原則。」Alison Matthews David說,「有些人心理上覺得服裝就像是盔甲,生理上也喜歡穿著打扮,但有些人更重視舒適感,所以會很樂意穿著休閒服去上班,這些差異取決於你對自己服裝的感覺是什麼。」

Alison Matthews David進一步指出,從過去西班牙流感、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與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來看,疫情平息後,時尚界很可能會發現,消費者雖然花在服裝上的錢少了,但對服裝重視度卻不見得會變低。

「二次大戰期間,因為服裝是配給供應的,許多材質例如羊毛、絲必須拿去做成制服或其他軍用品,人們的穿著變得非常有創意。」Alison Matthews David說,「許多女性會自己在家縫紉,所以當時有許多說明圖紙,告訴大家如何把一件物品改造成另一件。」

二次大戰時期,由於原料短缺,許多女性會巧妙地運用裝種子的麻袋、麵粉袋、舊制服,甚至是淘汰的降落傘來製作服裝,戰爭結束後,對千篇一律的制服感到厭倦的消費者,很快就在迪奧先生(Christian Dior)「新風貌」(New Look)套裝的啟發下,重新擁抱曲線與柔美的女性氣質。

「迪奧先生的新風貌套裝是人們反抗戰爭時期緊縮政策的結果。」Alison Matthews David表示,「那個輪廓其實在戰爭前就流行過,但後來被打斷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The 'Bar' suit – a feat of architecture, a legend of virtuosity and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House style – defined Christian Dior's success in 1947. With its instantly recognizable cinched waist, soft shoulders, open neck and the sculptural modernity of its pronounced peplum, this icon of icons, and fashion history point of reference, accentuates the curves of the female body, while its pleated skirt falls and flares gracefully. A paean to desire and sensuality, this silhouette is a singular symbol of the New Look revolution. (Re)discover this unique emblem in the '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exhibition. #DiorHeritage © Laziz Hamani / Ensemble from the Dior Héritage collection, Paris

A post shared by Dior Official (@dior) on

同樣地,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後,許多女性會不斷地修改、重穿舊衣來節省開支,Alison Matthews David指出,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的穿著打扮變得更加休閒,以此來避免購買較昂貴的正裝,這或許也會是新冠肺炎疫情後時尚界的走向。

「在過去,所有的人,特別是女性,總是被要求『這就是現在流行的輪廓,你必須這樣穿,要順應時尚。』但現在這個世界……我們可以隨意地選擇潮流,什麼時候該穿什麼服裝也變得更有彈性。」Alison Matthews David說。

資料來源:WWD、Canadian Television Networks

(原文刊載於《BeautiMode》;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June 24, 2020 at 01:00PM
https://ift.tt/2Vg4J3Y

時尚是時事的鏡像?學者:消費者穿衣習慣將從根本改變 - 遠見雜誌

https://ift.tt/3ejj1IP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時尚是時事的鏡像?學者:消費者穿衣習慣將從根本改變 - 遠見雜誌"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